与祖国同行(第2集)崭新风采
国防时空(2024年9月29日)
图文来源:央广军事
相关专题:CMG国防时空
关键词:中央广播电视总台,国家资讯,中国之声,国防时空,军事,音频
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。75年来,从开国大典阅兵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,我国共举行了15次国庆阅兵。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,总台央广《国防时空》节目的记者编辑经过精心策划、深入采访和精细打磨,聚焦具有代表性的7次国庆大阅兵,从9月28日开始推出7集大型系列节目《与祖国同行——新中国历史上的7次国庆大阅兵》,通过阅兵亲历者讲述鲜为人知的阅兵故事,军史专家介绍国庆阅兵的时代背景,以及气势磅礴、震撼人心的阅兵现场音响,为您精彩呈现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阅兵现场和历史瞬间,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,充分反映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,敬请关注收听。

75年风雨征程,英雄的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,在继承中创新,在建设中发展,取得了历史性成就;
75年春华秋实,我们的国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,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;
国庆阅兵,是显示军威国威的仪式,是全军将士向祖国的汇报,更是我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展示。
—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《国防时空》“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”大型系列报道《与祖国同行——新中国历史上的7次国庆大阅兵》

1954年10月1日,首都北京丹桂飘香,秋风送爽。
上午9时50分,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带微笑走上天安门城楼。上午10时整,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五周年国庆典礼开始!”紧接着就举行阅兵式。
国防部长彭德怀乘车检阅部队,受阅部队包括军事院校、公安部队、水兵、步兵、骑兵、摩托步兵、伞兵、炮兵、坦克兵、空军部队等38个方队和4个飞行梯队。
从1949年到1954年,经过五年时间的建设发展,走上阅兵场的人民军队发生了可喜变化:受阅部队由陆海空诸军兵种编成,步兵数量大大减少,技术兵种的数量大幅增加,展示了我军现代化、正规化建设的新风貌;受阅的武器装备由缴获的“万国牌”换成了引进或仿制的苏联式武器,武器装备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,折射出我军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;骑兵部队最后一次接受检阅,反映了我军由骡马化向机械化的转型发展。
与开国大典阅兵时飞机需要“飞两遍”的窘境不同,1954年国庆阅兵时,人民空军已经拥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,并派出了歼击机、轰炸机、强击机等111架飞机,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。
当天,苏联、波兰、朝鲜、罗马尼亚等4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国际友人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国庆观礼,规模之大、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,彰显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,在波澜壮阔的五年时间里,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,推进社会主义建设,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就。而1954年国庆大阅兵集中展示了国威军威,振奋了民族精神,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,已经由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单一军种,发展成为一支能够实施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军队!